乐乐已经是上学的第三天了,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乐乐的情绪不是很好,没有几天前的兴奋,总是要姥姥抱着,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低声说要姥姥和她一起上幼儿园。姥姥送她到幼儿园的时候,乐乐还抱着姥姥的胳膊不放手。我又开始有点担心乐乐,怕她哭。
晚上放学回到家,我关切的问她上学有没有哭,而且鼓励她不要哭和闹,做个乖孩子。乐乐都回答我:没有哭,有个小男生哭着找妈妈—-乐乐也给我描述幼儿园里玩什么,吃什么—–
乐乐表现得很好,她还告诉我没有哭,而且有睡午觉。
这几天,乐乐都睡得比以往要早,8点左右就会睡觉,在梦里乐乐还会哼哼的哭几声,看着听话入睡的乐乐,我心理有一丝丝的难过,这么小就一个人过集体生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即使我现在这么大了到一个新公司也会拘谨,何况一个孩子,如此小的孩子。
我开始自责自己,给乐乐压力,给乐乐表现好的压力,如果乐乐不喜欢幼儿园或者哭应该释放出来,如果乐乐只是想做好孩子就控制自己的情绪,乐乐该多辛苦。我也不知道乐乐在幼儿园到底怎样,我也没有和老师联系,也没有和老师沟通,礼拜一放学的时候,一定到幼儿园接乐乐,顺便和老师交流下乐乐在幼儿园的情况。
不要要求孩子什么,不要给孩子压力,让她自由成长,释放自己的情绪,快乐,不要因为自己想让孩子做乖孩子,就给她压力。我这样对自己检讨,—–
不过,小乐乐还真是很棒,是一个独立而又酷酷的孩子。
终于迎来开学第一天,乐乐早早起床,背起小书包,和乐乐爸爸,姥姥一起奔向她的幼儿园。
在幼儿园即将开始新生活,乐乐既新鲜也好奇,很早我们都跟她说过幼儿园里没有姥姥,只有老师和小朋友。所以姥姥和爸爸离开的时候,乐乐都没有哭,而且很高兴的挥挥手拜拜。
乐乐第一天上幼儿园,2年多来,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开亲人独自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姑姑有几分担心,也有几分不习惯。下午5点,乐乐放学时候,我和姑姑因为是第一天上学,所以一起去接她放学。一走进教室,老师笑眯眯说:乐乐的脾气真是好倔强,中途乐乐突然想姥姥,就要拿起书包和自己的被子回家,一定要回家,哭了好久—–呵呵,乐乐还是在离开家第一天闹了一场。中午睡午觉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在哭,乐乐睡不着,她就坐在角落和另外2个小朋友聊天,一聊天就聊了2个小时,呵呵—-
乐乐的第一天幼儿园,总体比较愉快,我问乐乐为什么哭,乐乐说因为想姥姥啊。我顺势说如果乐乐这么想姥姥,明天就不去了。乐乐立刻回答我,要上幼儿园,乐乐要上幼儿园学习,——
乐乐第一天上幼儿园,为了奖励她,我也满足了乐乐很久的愿望,第一次去麦当劳叔叔吃汉堡包。结果乐乐不喜欢汉堡包就是喜欢里面的玩具。
晚上回到家,乐乐好累了,折腾了一天,8点就香香进入梦乡了,——
乐乐上幼儿园的准备工作也好多,体检,疫苗针,训练她自己吃饭,告诉她怎么和老师小朋友相处。幼儿园也提前2个月开新生家长会,告诉家长如何做好准备工作。老师为了更快的了解学生,要求家长一篇关于小朋友性格和习惯的描述,开学交给班主任。于是就有了下面姥姥写的乐乐的一天
邱易诺的一天
邱易诺小朋友性格活泼,好动,胆子大,但是在自己的物品方面不会主动和小朋友分享,除此之外和小朋友好相处。邱易诺现在可以自己吃饭,但是吃饭会把周围的环境搞得比较乱,所以吃饭的时候需要帮助。现在大小便的时候知道事先告诉身边人。邱易诺的不好习惯有一点,喜欢在睡觉的时候边摸毛巾边吃手。饮食习惯,邱易诺爱吃比较软的菜,什么都爱吃,在水果方面,除了荔枝和龙眼其他都接受。生活极其规律,每天按照如下时间表活动:
6:30 喝160ML牛奶 ,吃一个包子或者面包之类早餐
7:30—11:00 户外活动,在小区花园和小朋友一起玩,中途9点半时候吃一点水果
11;30 吃中餐 一般的饭量是一碗饭和菜
12:00 洗澡,在家玩会玩具
12:30—15:30 睡午觉
15:30 午觉后,喝一小瓶酸奶
16:00—17:30 户外活动,中途16:00吃一点水果
18:00 吃晚饭
18:30—19:00 看VCD 巧虎或者听歌
19:30—21:00 洗澡,和爸爸妈妈出去散步
21:00 喝160ML牛奶
21:30 睡觉
邱易诺有个自己的空间,如果了解更多的情况可点击WWW.QIUYINUO.COM
期初,我并没有很注意幼儿园的事情,总在可上可不上之间徘徊,乐乐那时侯才2岁2个月,到9月份的时候刚好2岁半。后来决定送幼儿园还是姑姑的主见,她成天和孩子在一起,知道孩子的需要和能承受的独立性。我们大家一致认为乐乐如果不上幼儿园会错过目前井喷式的学习阶段。我们也征求了乐乐的意见,问她想不想背书包上幼儿园,乐乐说想啊,我想背书包上小学,呵呵。
我们小区附近有6家幼儿园,小区里面的幼儿园英语教学比较好但是空间不通风孩子容易生病,阳光棕榈幼儿园场地比较大学费比较让姑姑满意可是幼儿园的学位早在4月份就已经满了,更远点星海名城社区有新北大幼儿园好称双语幼儿园而且独自空间,电话过去学位要提前一年预定,呵呵,太夸张了。这些都是私立幼儿园,最近的还有前海幼儿园,公立而且还是省一级,教育质量好而且收费相当合理,但是前海幼儿园的招生时间表规定必须2007年3月1日前出生,乐乐是3月2日出生的,连参加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还有个大新幼儿园,省一级,但是离我们小区远,幼儿园老师说要就近入学,没有资格报名。
在4月底到5月初,每天除了上班就是折腾乐乐幼儿园事情,为让乐乐分享这个过程,我会把每天的经历都告诉她,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了,有一天,我问乐乐你想上幼儿园吗?乐乐难过说,乐乐不想上了。我当时心里一阵发酸,看着乐乐的失落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幼儿园的事情。其实自己不是很主张去找人帮忙解决孩子读书的问题,孩子应该顺应自然啊,在现实面前我还是低下头,乐乐爸爸的有个同学比较神通广大,我向她求救了,果然厉害,她立马建议我读深圳大学幼儿园,而且基本答应读该幼儿园的学位没问题。
乐乐爸爸在深圳大学毕业的,幼儿园设在大学中间,环境非常好,既安静,视野也非常宽阔,幼儿园外表比较旧但是里面的教室很宽敞明亮,幼儿园有2个大操场,和户外活动中心,我很满意也很喜欢这样的幼儿园。下班回到家,告诉乐乐这个好消息,乐乐说:真的吗?乐乐有幼儿园了吗?妈妈帮乐乐找到幼儿园了——乐乐可高兴了。
虽然辛苦,但是结果还是比较好,因为自己和乐乐经过这个过程,所以我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乐乐也更向往幼儿园的生活——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网上的注解)
《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这里,“君子和而不同”似乎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摹仿别人,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谐。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曾一度形成了淘金热,各地的人们纷纷奔赴西部淘金。而一个叫史密斯的人,也想借此发财,但他不是直接像别人那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史密斯却大发一笔,从此成了富翁。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重复别人,这是“不同”,合起来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别人高明,发展是对高明的应有报偿。 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做事是要有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精神的。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 在社会发展的追求中,智者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庸者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君子共事,以坚持原则本,而坚持原则与沟通是一对矛盾体,怎样把原则与沟通二者的辨证,和谐地统一起来,就需要有宽阔胸怀,需要懂得何为是非。小人是根本做不到,也做不好的。所以君子在一起,虽然意见和观点经常不同,但总是能够通过沟通与斗争达成共识,能够长久地相处。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说和为贵的时候,我们曾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是“和”,不是“同”。由此,引申出我们处事的一个根本态度或原则,也应该求“和”而不求“同”。晏婴举君臣关系为例,说明了和与同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他说,唯唯诺诺,不说不同意见,君以为可臣亦曰可,君以为否臣亦曰否,这是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向国君提出不同意见,纠正其错误,弥补其不足,以达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和。他认为应该采取和的态度,而不可采同的态度。这就是和而不同。后来孔子明确提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进一步把这两种态度概括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并且把它看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一原则也就成为人们处理一切事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